框架箱在普通柜的基礎上拆除了頂部和側壁,其特點是沒有頂部和側壁,有時甚至拆除了端壁,只有底板和四個角柱,在超標框架箱的運輸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框架箱本身的承運人數量較少,市場需求也較小。操作困難,環節復雜,整個運輸過程需要多個環節確認。主要需要提前確認容器、價格、艙位。那么,國內框架箱運輸的四個標志特征有那些。
一、向輕泡貨、高值貨方向發展
國內框架箱海運貨源結構將進一步向輕泡貨、高價值貨物方向轉變至2014年。隨著我國經濟結構的日益合理和產業結構的調整,區域間的合理分工與合作得到加強,產品高新技術含量和高附加值產品的比重不斷提高,機械電器和大量成品的沿海運量迅速發展,箱貨在沿海運量中的比重呈明顯上升趨勢,是我國沿海運輸貨物結構調整的重要標志。
二、向運輸網絡化方向發展
國內框架箱海運運輸網絡規模迅速擴大。目前,國內水路框架箱運輸已基本形成以上海為樞紐港、大連、天津、青島為中心、華南廣州、深圳為中心、長江流域和珠江地區的大型網絡。”π“字型運輸模式越來越清晰。與此同時,航線運輸網絡從沿海逐步向內河推進。
三、向多式聯運方向發展
國內框架箱運輸的快速發展時間不長,但起點不低,一開始就朝著多式聯運和綜合物流的方向發展。框架箱運輸的優點是可以減少運輸環節,減少貨物損壞和貨物差異,降低運輸成本,實現門到門運輸,吸引大多數國內貨主采用框架箱運輸。
四、向大型化、專業化、集約化、規模化、科技化方向發展
隨著國內貿易市場需求的不斷增長和供應結構的不斷優化,國內貿易框架箱船舶的大型化趨勢越來越明顯。從2000年的300TEU到2010年的1500TEU、2012年,4000TEU箱位以上船舶投入內貿框架箱運輸,甚至2003年投入4000箱位船舶,使船舶在大型化方向快速發展。
框架箱的大型化趨勢越來越明顯。過去,小型2t和5t框架箱逐漸被20英尺和40英尺的國際標準框架箱所取代。目前,40英尺框架箱的比例已占國內所有框架箱的28%,甚至45英尺框架箱也已投入國內水路框架箱運輸。國際標準框架箱不適用于國內水路運輸的概念已經完全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