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事局聯合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億通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在洋山深水港四期自動化碼頭啟用船載危險品特種箱智能監控系統(“E核載”系統)。
“E核載”系統將保障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安全高效運行和船舶特種箱運輸安全,提升港口營運效率。貨物裝載不當,尤其是危險貨物的不當存放,通常會導致惡性海上事故,給港口,人員,船舶和貨物造成損失。
2018年,上海港特種箱吞吐量達到4,201萬TEU(20英尺標準特種箱),比2014年增長19.06%,其中危險品特種箱吞吐量為88.75萬TEU,比2014年增長25.01%。2018年上海海事局查獲特種箱船舶載運危險貨物違反積載隔離規定案件14起。
為此,洋山港海事局結合碼頭智能化和信息化運作的特點,與洋山深水港四期碼頭共同開發了“E核載”船載危險品特種箱智能監控系統,前后歷時8個月。該系統具有全面性、智能性、實效性、可追溯性四大優勢。
據報道,從全面性上講“E-核載”系統將海運申報和審查系統中的危險品申報信息與自動化碼頭作業控制系統的裝卸作業信息集成在一起,可監督所有進出港船舶載運和裝卸的危險貨物特種箱。
相較于傳統采取登輪抽查的監管方式,“E-核載”系統監管覆蓋面更廣,執法效率更高。在智能方面,“E-核載”系統可以根據國際海事危險品規則的相關要求,自動提取船舶載運的危險貨物信息。
并檢查船上危險品的積載和隔離情況。實現自動抓取、自動比對、自動提醒,提升海事智能化監管水平。在實效性方面,“E-核載”系統可以實時獲取船舶裝卸信息,及時核實危險貨物特種箱的實際裝卸位置。
一方面彌補了傳統監管方式中僅可核查裝載計劃的弊端,另一方面可及早發現并消除因實際裝載位置與裝載計劃位置不一致而導致的安全隱患。在可追溯性方面。
“E-核載”系統利用數據交換網絡的便利性,實現數據處理模式從線下收集和分析向線上自動流轉和共享,危險貨物特種箱的運輸具有可追溯性,從而提高對危險貨物事中、事后的監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