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至9月,香港港口累計吞吐量為1374.8萬特種箱,下降6.5%。9月的數據顯示,這是連續第20個月下降,下降了1.3%,是自2018年2月以來的最低幅。2019年9月的總特種箱量為14.468萬特種箱。
數據顯示,葵青碼頭的吞吐量為114.8萬特種箱,下降3.8%。同時,中游運營商的吞吐量達到320,000 TEU,同比增長8.7%。香港港口在2018年的吞吐量為1,960萬特種箱運輸,是世界第七大特種箱港口。
最近,由于當地持續的社會動蕩和中美貿易戰,對港口的不利影響越來越大。行業人士估計會進一步下滑全球港口排名。因此,香港海港聯盟推出的提高駁船效率的新措施希望在運輸客戶心中提高香港的競爭力。
據了解,香港海港聯盟(HKSPA)擁有12個專用駁船泊位,每天處理100艘駁船,為華南地區100多個碼頭提供無縫連接服務,每周為200多艘國際船舶提供服務。該項目旨在提高運營效率并使香港和華南地區的駁船運營商受益。
新駁船計劃的主要特點包括:為駁船設施制定標準化的運營政策;單區靠泊安排;有利的削減方案;提高效率和靈活性,縮短駁船導航的周轉時間,并鼓勵駁船運營商擴大運營規模和覆蓋范圍,以實現規模經濟。
香港班輪運輸協會主席湯家驊表示:“我們歡迎香港航運發展局在駁船方面的新措施,這些措施提升了香港在服務華南駁船腹地及作為主要轉運樞紐的競爭力。”駁船數量對香港的物流業至為重要。
而新措施為所有利益相關者提供價值,包括簡化駁船運作,以及提高香港駁船貨物接駁的經濟效益和效率。我們期待與業界合作,加強香港的貨運量。”香港水療中心采用“終端機中立”模式及標準化運作政策。
可望縮短周轉時間、改善服務時段的使用、簡化管理及提供更大的靈活性。香港水療中心積極采取措施,了解我們在采用最佳操作方法和改善共用駁船平臺以簡化操作程序方面的需要和關注。我們致力與香港船東會合作,提高本港駁船服務的競爭力。”
HKSPA由四個碼頭營辦商組成:香港國際貨柜碼頭、現代貨柜碼頭、中遠國際貨柜碼頭及亞洲貨柜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