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稱,一些熱門航線的運價已經下降,特種箱運輸市場不再箱體緊張。國內也相應出臺了一系列措施來穩定對外貿易,幫助企業擴大訂單。比如協調疫情防控和海外經貿展覽,深入研究恢復海外經貿展覽審批的相關工作措施;為企業提供多元化的國際商業法律服務;提供優質穩定的外貿公共產品,搭建服務企業綜合平臺等。
外貿進出口企業業務回暖,企業信心逐步提升
根據國內貿易促進委員會對上百多家企業進行的問卷調查,企業面臨的主要困難是物流緩慢、成本高、訂單少。而這其中大部分企業表示,原材料價格和物流成本都很高。例如,雖然特種箱海運航線的運價在短期內有所下降,但仍處于中長期高位。
企業的需求主要集中在維護國際和國內物流的穩定和暢通,實施救助政策,促進跨境人員交流。一些企業希望恢復國內展會,開放海外展會,以獲得更多訂單。近三個月來,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國家穩定經濟的一攬子政策加快實施,外貿進出口企穩復蘇,企業預期和信心逐步提升。
支持企業利用在線國際展覽等新模式開拓國際市場
在穩定外貿方面,國內貿易促進委員會正在采取多種措施,繼續努力,踴躍推動外貿保穩提質。確保我們的企業不缺席大型國際展覽,幫助企業“保單,增訂單”。同時,加快下半年國家試點審批和展覽單位及展覽項目相關工作,逐步了解企業出國參展需求規模,積累展覽組短期臨時出國防疫經驗,不斷優化防疫措施,為恢復更大范圍的企業出國參展奠定基礎。
針對國際形勢的改變,企業應該做好國際經濟貿易仲裁、摩擦應對、知識產權和合規培訓等服務,主動維護企業權益。創新商業調解服務模式,拓寬調解渠道,有效幫助企業解決經貿糾紛。國內貿易組織還將發揮全國貿促系統的共同努力,搭建線上平臺,推廣傳統特種箱運輸企業轉型做線上經濟和數字經濟,不斷開拓新的發展空間。支持企業利用線上國際展會、對接會等新模式,開拓國際市場。
同時全球經濟和貿易摩擦指數仍然很高,總體上高于去年同期。各國之間的博弈是顯而易見的,并逐漸從進出口限制措施擴展到其他限制措施和進出口關稅措施。這些都表明中國是全球經貿摩擦的受害者,面臨著復雜而嚴峻的外部形勢。